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,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,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。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各地有所不同,一般宫颈原位癌为35—55岁,浸润癌为40—70岁。统计资料表明,我国的发病年龄较大,且有后延的趋势。20岁以前发病的较少。农村多于城市,山区高于平原。
宫颈癌早期无症状,发展一定阶段年轻妇女常表现为在两次月经之间、性交之后出血,有的表现月经不调,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,经量多或淋漓出血。年老妇女常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,有的表现为白带多、黄或血样白带,而且带有恶臭。当有上述症状时不要忽视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宫颈癌的处理分非典型增生,原位癌、镜下早期浸润癌,浸润癌的处理方法。
(一)治疗原则
1.不典型增生:活检如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,暂按炎症处理,半年随访刮片和必要时再作活检。病变持续不变者可继续观察。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,应适用激光、冷冻、电熨。对重度不典型增生,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。如迫切要求生育,也可在锥形切除后定期密切随访。
2.原位癌: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,保留双侧卵巢;也有主张同时切除阴道1~2cm者。近年来国内外有用激光治疗,但治疗后必须密切随访。
3.镜下早期浸润癌:一般多主张作扩大全子宫切除术,及l~2cm的阴道组织。因镜下早期浸润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极小,不需消除盆腔淋巴组织。
4.浸润癌: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期别,年龄和全身情况,以及设备条件。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射、手术及化学药物治疗。一般而言,放疗可适用于各期患者;Ⅰb至Ⅱa期的手术疗效与放疗相近;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度稍差,应采取手术切除加放疗综合治疗。
(二)手术治疗
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消除。切除范围包括全子宫、双侧附件、阴道上段和阴道旁组织以及盆腔内备组淋巴结(子宫颈旁、闭孔、髂内、髂外、髂总下段淋巴结)。手术要求有效、安全、严格掌握适应征、防止并发症。
(三)手术并发症及处理
1.手术并发症有术中出血、术后盆腔感染、淋巴囊肿、潴潞留、泌尿系统感染及输尿管阴道瘘等。
2.手术并发症的处理,近年来,由于手术方法和麻醉技术的改进,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,以及术后采用腹膜外负压引流等措施,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减少。
(四)放射治疗
为宫颈癌的优选疗法,可应用于各期宫颈癌,放射范围包括子宫颈及受累的阴道、子宫体、宫旁组织及盆腔淋巴结。照射方法一般都采取用内外照射结合,内照射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及其邻近部位,包括子宫体、阴道上部及其邻近的宫旁组织(“A”)点。外照射则主要针对盆腔淋巴结分布的区域(“B”)点。内放射源采用腔内镭(Ra)或137铯(137Cs),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病灶。外放射源采用60钻(60Co),主要针对原发病灶以外的转移灶,包括盆腔淋巴结引流区。剂量一般为60Gy。目前对早期宫颈癌多主张先行内照射。而对晚期癌,特别是局部瘤体巨大,出血活跃,或伴感染者则以先行外照射为宜。
(五)化学治疗
到目前为止子宫颈癌对大多数抗癌药物不敏感,化疗的见效率不超过15%,晚期患者可采用化疗、放疗等综合治疗。化疗药物可采用5-氟脲嘧啶,阿霉素等进行静脉或局部注射。
中医中药治疗:癌症治疗方法中希望大、发生奇迹多、副作用最小的一种治疗方式!
中医药与手术、放化疗等局部杀灭方法不用是强调整体调节,充分调动机体的防御及免疫监视机制,发挥多层次、多环节、多目标的综合调节作用,从整体调节阶梯脏腑、经络、阴阳、气血功能,做到“正气内守”,通过自身调节,“泄其有余,补其不足”,达到“阴阳平复”。
中药这种调节作用能抑制肿瘤及肿瘤术后亢进的癌细胞活动,减少肿瘤组织局部供血,进而限制肿瘤的增殖并阻断其扩散的途径,消除肿瘤及术后肿瘤残留癌细胞生存及转移的环境。消灭残存癌细胞,防止肿瘤的反复 和转移。此外,中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,无骨髓毒性,在用药上可保持一定的连续性。
中医药治疗肿瘤优势:
一、一人一方,针对性强,效果事半功倍;
二、药性平和,无毒副作用;
三、无并发症、无后遗症;
四、不手术、不化疗,微痛苦。
中医中药治疗对肿瘤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体质的患者、危重晚期患者或不宜手术、放化疗患者,以及术后反复 转移患者都能迅速见效,达到治疗目的,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,因病而异、因时而异,因症而异,多角度地治疗肿瘤。特别是在治疗食道癌、贲门癌、胃癌所引起的吞咽困难、进食疼痛、粘痰不断、声音嘶哑、入食即吐、返流食、消瘦、乏力、腹痛、腹胀、滴水不进、前胸后背疼痛、病灶反射性疼痛等不同症状都有良好的效果,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见到明显的疗效。